巧夺天工的释义

屠凤慧 网易

“巧夺天工”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天地》:“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匠石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有个工匠在去齐国的路上,经过一个名叫曲辕的地方,看到一棵巨大的栎树。这棵树的树干粗壮到需要数十人才能合抱,树冠高耸入云,人们都赞叹不已。但这位工匠却对这棵树视若无睹,继续前行。他的徒弟感到不解,问其原因。工匠解释道,这是一棵无用的树,不能用来做船、棺材、器具、门或柱子,正是因为它的无用,所以才能长生不老。

后来,“巧夺天工”被引申为形容技艺高超,达到极致,甚至超过了自然界的造物。它赞美的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能够创造出超越自然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类艺术和工艺的高度评价。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座精美的建筑、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或者一项复杂的工程时,都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和设计的巧妙。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