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裂腹鱼和细鳞鱼的区别,裂腹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野生鱼类在池塘条件下的习性决定了人工养殖必须在自然流水或人工模拟流水环境下进行。为了克服现有野生鱼类养殖池不能较好地模拟自然河流水流状态的不足,本养殖池解决了这一缺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为野生鱼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池壁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池塘至少有一根进水管倾斜设置,进水管位于池壁中出水口的轴线与内壁成5-60度夹角的位置。每根倾斜进水管的出水口沿内壁依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各倾斜进水管注入池塘的水流在养殖池塘内形成循环,通过控制注入的水量和流速,可以在养殖池塘内很好的模拟自然河流水流状态。
2、 2人工繁殖2.1亲本采集的亲鱼来自鲤科,裂腹鱼属。包括丝状体裂腹鱼裂腹鱼,细鳞片裂腹鱼裂腹鱼,四川裂腹鱼裂腹鱼,歧口裂腹鱼裂腹鱼,主要来源于木里县、德昌县、盐源县、美姑县、昭觉县的河流,包括鱼苗、鱼种和成鱼。2.2亲鱼养殖收集的细丝裂腹鱼个体必须身体强壮且无损伤。培育苗种,选择优良的后备亲鱼进行培育;产卵亲鱼应在专用池塘中养殖,年龄3岁以上,雄鱼体重0.4kg以上,雌鱼体重0.8kg以上,置于水质好、水流速度快、水体底部有砾石的环境中进行养殖。2.3人工催产当亲鱼性腺成熟后,进行人工催产。繁殖季节为1-3月,繁殖水温为15-20。注射后,将亲鱼放入产卵池,用流水刺激,检查受精卵的变化。2.4人工授精根据研究发现,人工产卵后自然产卵的受精率较低,因此采用人工授精。由于成熟度和水温的差异,有效时间为24 ~ 20小时,及时进行人工干授精。随着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授精率不断提高;2002年受精率仅为60% ~ 80%,2004年达到80% ~ 90%。每组获得的幼苗数量从2002年的0.4千株增加到1.2万株。2.5人工孵化受精卵应在培养箱中用流水孵化,水温低,孵化时间长,出苗率低;孵化温度为15 ~ 20,孵化时间为4 ~ 12天。通过提高温度和保持温度来提高孵化率。对比试验表明,水温在12 ~ 16时出苗率仅为33.3%,水温在15 ~ 20时出苗率高达91.9%。除了水温外,孵化用水新鲜,溶解氧在7 mg/L以上,要及时检查死卵,注意防治水霉菌感染。
3、 3亲鱼培育3.1鱼苗培育需要注意:水温控制在14 ~ 20,水流速度8 ~ 12m/min;鱼苗完全脱模后10天左右,每万尾喂1个蛋黄,每天6 ~ 8次。一周后喂豆浆,三周后喂开口料(水蚯蚓)。3.2鱼苗生长情况。鱼苗完全脱壳后,水温在14~ 20之间,一周可长到1cm,水温适中、饵料适宜的情况下,四周可长到2 ~ 3cm。育苗池10周内禁止进入泥水,育苗水中溶解氧要达到10mg/l 3.3裂腹鱼繁殖成功后的繁殖方法病害发生的作用
4、 必须在长流水、无污染的清洁环境中培养,水温应在8-24之间。8以下或24以上的鱼都不会吃,一周后鱼开始死亡。裂腹鱼生长的最佳水温为17 ~ 24。饲养池面积以20 ~ 40 m2/个为宜,换水宜采用循环交换,但不能重复使用,池内不能有死角。池水流量不低于15m/min,使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当溶解氧在7mg/L以上时,裂腹鱼生长最快最好。保持养殖池塘的清洁,每天清理池塘,清除排泄物和悬浮物,根据气温情况每周对池塘消毒一至两次。池塘水深应保持在0.6~1.2m,每平方米放养量为50 ~ 200尾,视鱼苗大小和来水量而定。饵料的投喂根据鱼苗的大小和水温来决定每天的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一般苗期每天投喂次数不少于6次,每次投喂量为至鱼苗不吃为止;大鱼苗每天投喂次数不少于4次,投喂量同上。
5、 4日常管理4.1饲养水蚯蚓和陆蚯蚓是裂腹鱼生长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裂腹鱼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应根据季节、水温、鱼的大小和生长情况进行投喂,满足裂腹鱼的营养需求。4.2水质管理裂腹鱼喜欢淡水水质,水体底部存在砾石。利用流动水可以改善水质环境,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裂腹鱼的生长。4.3水位控制孵化前期,孵化池水位控制在50cm左右;在孵化池中放一个保温箱,保温箱水位控制在30cm。育苗初期,水位应控制在70 ~ 80 cm。随着裂腹鱼的生长,水位逐渐上升,鱼塘水位控制在1.5m~2.0m左右4.4每天早、中、晚定时巡池,注意防逃防盗,捕杀水鼠。观察水质和水温的变化,观察裂腹鱼的摄食量和活动情况,及时调整裂腹鱼的投喂量和管理措施。4.5疾病控制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前期对池塘进行清淤和消毒;养殖期间定期用10kg/亩生石灰泼池,结合定期投喂饵料,有效控制了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此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1.0g/m3 ~ 1.5g/m3)可连续喷洒两次(三天一次),也起到预防作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