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是怎么回事(译者去世三年为什么还没拿到翻译费)

沈琦蓓
导读 大家好,精选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是怎么回事,译者去世三年为什么还没拿到翻译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

大家好,精选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是怎么回事,译者去世三年为什么还没拿到翻译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出版人杨全强发文称河南大学出版社拖欠翻译费。据杨全强透露,译者杨昊成曾为该出版社翻译《猫眼》,如今译者去世三年多了还没收到翻译稿费。到底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是怎么回事?译者去世三年为什么还没拿到翻译费?一起来了解。

一、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是怎么回事

“先简单催一下这两本书的翻译费吧。怎么说呢,我给你们策划这些书,应该也不算丢你们脸,翻译费赶紧结了吧。尤其前者,跟译者签合同时人还在,出书的时候人走了,译者遗孀催我很多次,我无言以对。你们又不差钱,对吧。”10月15日,出版人杨全强在微博上公开发文并艾特河南大学出版社,为其策划图书的译者讨要拖欠数年的翻译费。微博发出后,迅速引发了出版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短短三天,就已经有了3000多的转发量,反观河南大学出版社,却开启了“鸵鸟”模式,不仅置若罔闻,还在第一时间开了评论精选。多方联系河南大学出版社未果,微博私信也暂时没有回音。

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

杨全强微博里提到的两本书分别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猫眼》和《德里克·沃尔科特诗集:1948-2013》,其中《猫眼》出版于2020年10月,译者杨昊成已于2018年10月25日因病去世,三年过去了,翻译稿费却迟迟未见支付。另一本《德里克·沃尔科特诗集:1948-2013》2020年3月已经出版,上下两册厚达1600多页,评注70多万字,翻看留言时看到,有读者表示:这本书涉及很多学科知识,内容非常繁杂,不仅如此,译者的严谨负责也令人肃然起敬,有网友留言称,译者之前会在豆瓣上耐心回复读者关于排印错误的疑问,然而,交稿两年后仍不付翻译费的出版社配不上这样的“良心”译者。

这条微博已经发出去三天,引发了3000多次转发及出版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然而被公开喊话的河南大学出版社却开启了“鸵鸟”模式,不仅置若罔闻,还在第一时间开了评论精选。

网友怒了,纷纷爆料出版社“黑历史”

随着杨全强这条“讨薪”微博的转发量越来越多,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爆料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欠薪“黑历史”,在《茫茫黑夜》一书的评论区,豆瓣用户@Hashhush 就表示:河南大学出版社据说多方联系译者艾莹未果,在最末页小小字写了一段声明,表示不得已如此未授权再版,随后他也质问道:若实在没有联系到译者或家属,为何不选择重译,退一步说既如此,要致歉声明,为何不在首页?

“撒把芥末”创办人颜峻也在微博上爆料了河南大学版社的欠薪“黑历史”:“河南大学出版社是有组织有预谋地拖欠稿费,不是一两个作者一两本书,我的书也在内。上次微博转发量大,河南大学领导要求删帖,说马上解决,然后就不解决了。”至于这家出版社何以如此,颜峻也表示“实在是一个谜”。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又有不少网友爆料了更多图书翻译界种种不如人意的乱象,网友“Christabel”:按期交稿后,才告诉我版权都还没解决。因为这本书,我这个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都被耽搁了,还得硬着头皮和应聘单位保证会有这份科研成果。今后真是不敢再接书籍翻译了……

网友“佟画”:做为童书译者,摸着良心说,我们的付出本来和稿费就不成正比,竟然还有拉黑译者的事情发生!这种对知识对人格不尊重的行为,必须声讨!

河南大学出版社之前在业内的“存在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杨全强主持的“上河卓远” 品牌,但目前双方的合作似乎已经结束,最让人无语的是,15日,河南大学出版社也发了一条微博,引用的就是上河卓远策划的《闹剧,或者不再寂寞》中的一段话:当时我们接受到的一切信息都在暗示着一件事:在我们所在的星球上,做傻瓜是一件幸福的事。于是我们把自己培养成傻瓜。

按合同办事很难吗?

译者都已去世,翻译费还没结,最后被逼到“微博讨薪”,这样的事情,说出来真是让人寒心,本来长年不涨的翻译费行情已经让很多从业者不堪回首了,至于编辑离职无人对接、一声不吭再版加印、邮件不回一拖再拖更是已成行业常态。

当按时付薪都成为一种奢望时,越来越多怀抱理想的译者只能寒心而去,在豆瓣贴中,有读者留言表示自己从来都没期望过稿酬能在短期内提高,但是不是能做到交稿就给钱呢?现实却是稿费从交稿到结算,往往要半年到一年……而遭受这些“冷遇”的不只是寂寂无名的译者,微博大V@文冤阁大学士 就曾通过写状上访才拿到了拖欠近三年的翻译费,维权之难也是可以想象的。

在我们正常人看来,按时按合同支付稿酬是最基本的行业底线,但就是这样的最低底线,为何河南大学出版社这样的正规出版机构却置若罔闻,一再踩踏呢?我们无法理解,但从出版社的做法上看,他们似乎对自毁形象的事完全不在乎,也不会明白什么叫“爱惜羽毛”,在这里我们只想说,在任何市场化行业里,不按合同办事,不尊重劳动者,它们离被行业淘汰也就不远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