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必背,教育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特别提醒:全卷共1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校本研究的基本含义 答:校本研究是指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并注意吸收校内外的其他力量。
3、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校本研究。
4、更进一步说,“校本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核心研究力量,理论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
5、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的基本内涵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6、没有师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7、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8、教学过程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得到发展。
9、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建构的过程。
10、 案例的基本结构 答:案例的结构包括: (1)主题与背景。
11、主题可以是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
12、每个案例都应有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或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典型事例,要富有时代意义,体现改革精神;应是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背景(例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的客观描述。
13、 (2)情境描述。
14、它应是环绕主题,剪裁情节,引人入胜。
15、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撰写时要注意几点:描写要真实具体,有细节,不能从“预设目的”直接跳到“结果”;写作者要正视自己可能对描述对象存在的偏见,既要反映真情实感,又不能陷于感情宣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案例,反映纵向的变化或横向的比较。
16、 (3)问题讨论。
17、写作者或研究者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18、 (4)诠释与研究。
19、这是案例的评析部分,是案例写作者或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对之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
20、应从多角度解读,回归到教学基本层面。
21、4.学生发展的内涵 答:学生发展的内涵是指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包括过程方法方面的发展,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2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求知与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
24、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5、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于哪些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虽然没有定论,但是,良好的知能结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26、 良好的专业功底和 合理的 智能结构,一般是“底部宽厚(即有广博的文化功底)、中部坚挺(即有雄厚的专业功底和优良的从事任教基本功)、顶部开放(即具有良好的开放的观念意向和学会学习、不断获知的本领)”。
27、 而一位新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专业功底,而且有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专业引领。
28、有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恰当的引领,更能加速新教师成长的步伐。
29、 反思与交流的习惯、能力和机会,强调有优良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对自己做学生时期的体验的反思,对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经验及教训的总结与反思等。
30、同时,强调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适当机会,包括对自己在学生时期所受教育的良好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31、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反思教学。
32、因为: 1.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3、 2.反思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4、 3.反思教学中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法,也就是一种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
35、这种研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研究。
36、 4.反思教学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
37、 反思教学不及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38、 其中,支撑教师不断对教学反思的,是基于“关怀”的伦理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观等三种基本观念。
39、2.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要阐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40、 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41、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42、在这里,所谓“最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通常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至少不低于同类的一般水平。
43、当前倡导的“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
44、 在这里,有价值是回答了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而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效果回答了教学是否做对了应该做的事情,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率回答了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好,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最佳的效果(至少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能有所增值,效果更佳);有魅力回答了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能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45、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改善课堂提问体系,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诱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原动力。
46、强化师生积极互动的层次与 参与的质量,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情感、意志、人格的发展。
47、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时间,减少无效、低效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科思维的层次和水平。
48、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提高。
49、3.简要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50、 答: 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51、 2、 体现课程的均衡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果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2、提倡选修课。
53、 3、 课程内容改革: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4、要打好基础,注重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探究。
55、 4、 学习方式的变化: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6、 5、 评价功能的变化: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7、摆正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不能以考试来代替评价。
58、 6、 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59、4.如何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 答: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60、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61、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62、(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63、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
64、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65、(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66、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
67、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
68、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69、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
70、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71、 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有关的问题: 有人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测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72、结果,当问到机关干部时,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领导。
73、领导沉默许久,说道:“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当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
74、当问到初中学生时,一位尖子学生举手回答:“是零。
75、”,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却遭到了班主任的批评。
76、最后,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事后,老人给这次测试起了个题目:“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 (1)读完之后,简单描述你的所想、所感。
77、 (2)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关吗?若有,是什么?并请思考这份材料对你的教学方式改变的启示是什么。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