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肝功能异常,肝功能的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肝功能介绍:我们所说的肝功能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肝脏具有解毒、代谢、胆汁分泌、造血、储血、血压调节和免疫防御等功能。另一层意思是指能反映肝脏生理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等。
2.生理功能:人体摄入的食物并非完全无毒,人体摄入的大部分毒素(包括药物)经过肝脏的解毒功能后,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很多患者或家属会非常关注某些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当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时(例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肝脏的解毒功能开始下降,体内毒素开始积聚,最终导致人体多个器官的死亡。
代谢功能人体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每天。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后,会被送到肝脏进行分解,最终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胆汁分泌相信大家都知道真诚相待的道理。我们用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的胆汁是由我们的肝脏分泌的,肝脏分泌的胆汁会由胆管输送到胆囊储存。当我们进食时,胆囊收到大脑相应的指令开始收缩,胆汁通过胆囊管和胆总管输送到小肠,帮助其消化吸收。如果肝内外胆管堵塞,胆汁就会在血液中积聚,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黄疸。
造血、血液储存和循环血量的调节在胚胎发育的第8-12周,新生儿的造血主要由肝脏完成。肝脏成熟时,人体血液会通过门静脉和肝动脉进入肝脏,然后像分支一样在肝脏的腺泡内分布,最后汇聚到肝主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所以,肝脏就像人体的一个大血库,一生都承载着造血、储血、调节血液循环的使命。
通过研究免疫功能,我们发现肝脏中含有窦细胞和T淋巴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的特殊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的分化来源相互联系,与肝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肝脏免疫系统的微生态环境。
3周后小鼠75%肝切除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体内超过3000亿个肝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肝脏受到炎症或其他疾病的损害时,肝脏可以通过自身的再生功能暂时平衡身体功能。然而,由于肝脏强大的再生功能,有些疾病不容易被患者发现。当肝脏的损伤程度不断加重,最终超过肝脏本身的再生能力时,就会出现肝脏衰退和各种并发症。温暖的朋友们,一定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3.肝功能检查分析: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00-120天。红细胞死亡后会变成间接胆红素,通过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最后胆汁通过胆道排出体外。以上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都会影响胆红素的排出。肝功能检查项目中的胆红素含量可以反映出来。一般正常胆红素含量为:TBILI(总胆红素)5.1~19.0=DBILI(直接胆红素)0.0 ~ 5.1 ibili(间接胆红素)5.0 ~ 12.0。当胆红素值超过正常范围时,临床上可考虑由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内出血等原因引起。
受损肝细胞中的血清酶基本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T或GGT)等。当肝细胞受损时,血液中的血清酶会升高,而这些酶的数值恰恰反映了相应的病理症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变化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而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或-GT)是诊断胆道疾病的常用指标之一。
肝脏的合成储备功能受损。人的血液中含有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由肝脏产生。如果肝脏的代谢功能紊乱,白蛋白会减少,而人体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球蛋白G会增加,以维持身体功能的平衡。我们常见的腹水是由于白蛋白减少,血管内渗透压降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因此,血液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凝血酶原时间(PT)的数值才是真实反映肝功能代谢是否正常(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使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延长说明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一旦血液中的凝血功能受到影响,某些部位或器官就会出现出血、淤血的临床表现。
指标肝硬化肝功能检查时,白蛋白(ALB)与免疫球蛋白G的比值,即A/G指数的变化,是反映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一般A/G比为1.5 ~ 2.5。如果肝炎程度加重,A/G比值就会下降。当A/G比低于1时,说明肝脏受到了实质性的损害,一般预后会很差。
4.温馨提示:对于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分析,我们的患者千万不要仅凭肝功能检查结果来判断某种疾病。某种疾病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多项检查结果来确定,并制定最完善的治疗方案。一定不能自己盲目吃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