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0日整理发布:T3将至然而锤子手机的问题还没解决

都永燕

科技、数字、网络新闻都成为了现在大众关注的热点,因为它们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智能手表。所以今天边肖也给大家推荐一篇关于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方向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锤子昨天宣布将于10月18日在上海发布新品。距离上次发布《T2》已经过去了近九个月。在此期间,锤子一直被多次传出可能被乐视、阿里甚至小米收购。虽然罗永浩一再否认,但股权质押、高管辞职、T3发布会等事件被推来推去,锤子给外界的信息并不乐观。

曾经声称“如果价格低于2500,我就是你孙子”的罗永浩被狠狠打了一记耳光。虽然他说企业家不怕面对,就怕对不起企业,对不起同事,对不起投资人。但显然,罗永浩的匠人之心和天生的骄傲已经被赤裸裸的现实击得粉碎:

文/静

融资难,供应链控制力弱,产品跟不上市场节奏,团队管理简单粗暴。对于锤子来说,小而美的目标似乎很难维持,甚至被收购的传闻比比皆是。

设计团队和罗永浩的强IP可能是锤子最后值得被收购的价值。但是,如果你把自己托付给了他的家庭,“输赢,认真点”的锤子还能留住自己吗?

要解决的问题1:资金

数据显示,锤子科技2015年亏损4.63亿元,2016年上半年亏损近1.93亿元。总资产从2015年末的8.257亿元缩水至2016年6月30日的2.962亿元,所有者权益也从之前的1.9亿元缩水至20万元。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手机行业来说,这个数字将是锤子无法承受的“轻”。

从锤子的融资数据来看,锤子是一家“非常缺钱”的企业。2013年6月,锤子获得由紫辉创投领投的7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4年3月完成1.8亿元B轮融资,估值10亿元;2015年6月,荀攸表示向锤子科技增资3000万元,锤子此时的估值超过26亿元。2015年8月,苏宁自称是锤子的股东,出资5000万元;2016年6月,罗永浩将其持有的205,381.76万股锤子科技股份质押给阿里巴巴。

“在创业公司中,锤子融资的金额和小米、乐视相差甚远。”一位第三方分析师表示。

相比之下,2010年底,小米A融资4100万美元,由晨星创投、IDG、祁鸣创投和小米团队投资,估值2.5亿人民币。2011年12月,小米获得9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祁鸣创投、顺为基金、IDG、晨兴、高通、淡马锡,企业估值10亿美元。2012年6月底,小米获得2.16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40亿美元。2013年8月,获得D轮融资,估值100亿美元;2014年12月完成第五轮11亿美元融资,估值450亿美元。

小米每一轮融资都是以“美元”为单位。如果说小米生在一个好时代,那就是在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时期。然后对比后来成立的乐视的融资情况,2015年11月,乐视CEO贾跃亭表示,乐视移动已完成首轮融资5.3亿美元,估值55亿美元。乐视移动总裁风行表示,乐视移动继续融资,预计下半年会有新消息。

至于融资问题,罗永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每一轮融资都相当艰难,但每一轮融资都会比上一轮容易。锤子A轮投资人郑刚曾表示,锤子每一轮融资都不顺利。但是手机硬件是一个非常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尤其是供应链和代工厂。

“手机行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有机结合。供应链,尤其是最近半年,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很大。”OPPO副总裁吴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待解决的问题2:供应链

锤子从T1开始就遇到了供应链问题,一直持续到T2。

根据锤子当时发布的T1信息,第一批锤子手机为3G版,硬件成本包括组装调试费用在内约1600-1700元,账单约10-20万台。如果保守估计10万台,第一批T1的成本为1.6亿元。当时T1发布的时候,锤子刚刚完成1.8亿元的第二轮融资。“锤子T1有产能问题。一方面有所谓的良品率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销量估计不足,资金短缺。”一位代工厂人士分析。

2014年5月20日,锤子发布T1,7月3日表示从8日开始陆续发货。然而,在马上宣布发货的第三天,锤子就发出了产能不足的通知。哈默表示,“正式开始量产后,由于生产线没有磨合、工人对新车型的组装操作不熟练、初期物料供应不稳定、品控标准不完全统一等复杂因素,量产过程仍然非常痛苦。”

>

对此,上述代工厂人士表示,这些问题应该在试产阶段就解决,怎么可能拖到量产阶段,如果有这么多问题的话根本不可能量产。“手机正常量产前都是试产好多次,通过试产解决产品设计、物料品质和生产工艺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问题没解决是不可能强行量产的。”

但是,该人士表示,不排除没有操守的公司或代工厂会基于成本的压力放宽质量标准,让有瑕疵的产品流入市场。锤子在官方声明中也透露,由于产品线的品控做不到位,导致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出。这也解释了为何T1出现屏幕边框碎裂、漏光、摄像头内有污迹以及前置摄像头位置不正、实体按键失灵等问题。

“对于锤子这样订单量小的企业,使用富士康做代工,在质量和交付等问题上很难保障。对于代工厂来说最现实,会优先排序订单量较大客户。”上述人士表示。

T2的时候,锤子选择了一个较小的代工厂,中天信。但在其发布会前4天,中天信被爆出倒闭的消息。不过,锤子方面称手机已经入库,不会受到此影响。

“供应链团队往往应该是很庞大的团队,但很多互联网人根本意识不到。供应链团队需要有人住在代工厂,长期和供应商保持联系、沟通,有任何价格或产能或质量的波动,都要及时的沟通。”上述手机代工厂人士向网易科技表示,“比如2016年,手机关键元器件出现供货紧张,价格上涨的情况,这就需要手机厂商及时做好应对,对于中小手机厂商来说,缺货或者涨价生存空间更小了。”

锤子聘请了在手机行业有近20年工作经验的关健做供应链管理副总裁,但在T1时代仍然出现了供应链问题,罗永浩为了解决产能问题,陆续在富士康廊坊工厂驻守了一个多月,亲自直接参与沟通工作可见锤子供应链团队在应对风险时能力问题,锤子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比较薄弱。

待解难题三:产品

“锤子融资不顺利,最根本的还是手机产品没有做好。”第三方分析机构认为。

罗永浩在发布T1时表示,这是东半球最好的手机。对于手机产品的好坏,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喜欢锤子的九宫格,有人就不喜欢拟物化图标;有人不喜欢T1的三个实体按键,但这就是T1的特色。对于这些是否达到了老罗所说的“我就是认真”、“工匠之心”很难做评判。

但从销量来看,T1并不成功。罗永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T1上市一年,到2015年8月时的销量是255626台,坚果不到100万台,三款产品的整体销量都没有达到预期。

当然,T1销量不佳,有受产能因素的影响:T1在产品发布之后用了4个月才实现正常生产,已经过了数码新品3个月的关注热度期。

但更重要的是T1的定价问题。“T1的口碑还可以。但从用户真正体验来说,比较小众。对于这样一个小众产品,没有很好的性价比,没有得到市场高度认可。”IDC分析师金迪认为。

2014年5月份锤子发布T1,售价3000元起。但当时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没有利润的低价竞争阶段。根据报告显示,各大品牌的拳头产品都在千元及千元以下手机市场激烈交锋。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所销手机60%的份额为千元机,400元一下价位段销量最大,占整体手机市场的20.3%。

T1的3000元以上定位在2014年有些“高处不胜寒”。而锤子也基于供应链的问题以及用户对较高定价的犹豫,对T1进行了调价,降幅千元。但T1的销量并没有因为调价出现大幅增长。

1年后,当国产手机都在向中高端爬坡时,锤子推出了千元机“坚果”。对于声称“如果低于2500,我就是你孙子”的罗永浩来说,着实被打脸。不过,罗永浩也表示,坚果的推出是由于投资者希望锤子在2015年卖的所有手机硬件上都不要挣钱了,多少钱做的就多少钱卖,只要卖出数量就高兴了。

如果说千元机的坚果更多的是担任“走量”角色的话,那坚果失败了。当时坚果的硬件配置配千元机足以。但坚果推出2个月后,金属机身+指纹识别+2.5D弧面屏已经成为千元机的标配。

在2015年底,锤子终于发布了T2,在别人都用820的时候,T2选择的是808;千元机都有指纹识别的时候,T2依然没有指纹识别;在别人都有快充的时候,T2没有。

“锤子整体的产品是落后于市场节奏的。而且在手机创新趋缓下,锤子可发挥的创新空间很有限。”某手机厂商人士表示。

如果说市场是真正检验产品好坏标准的话,锤子的3款产品均未达到预期。

待解难题四:罗永浩

当情怀被现实一点点消磨,罗永浩开始了反思。

锤子从一开始就带着“天生的骄傲”,带着浓厚的罗永浩色彩。

在锤子团队的一个宣传视频中,每个人似乎都在吐槽老罗的固执。通信协议研发负责人邹伟直言,罗永浩的要求把大家都逼疯了。据了解,T1的三个实体按键就是老罗的一直坚持,才出现在T1上;白色版本由于五个白连着,不具备量产性,即使锤子前CTO钱晨进行了警告,罗永浩坚持认为能够量产,才有了白色版。而事实证明,白色版本确实很难做,比黑色版本良品率更低。

也有吐槽老罗的暴脾气,UI设计总监方迟表示有时候老罗会气得跳起来,指着痞子,骂脏话。对此,知乎有个关于钱晨的“尿裤子”事件,虽然当事人进行了澄清,但罗永浩的情绪化可见一斑。

罗永浩对细节的过于追求确实导致了产品未跟上市场的节奏,但也因为罗永浩,锤子的产品才会被深深打上“情怀”的烙印。

“设计师有商业和非商业之分,锤子偏非商业多一点,设计师的话语权更大,艺术性更强。这是他们想要坚持的。”某手机厂商的设计这样评价锤子。

据锤子的员工透露,在锤子科技内部,关于T1手机的主观性方面由老罗决定,客观标准性方面则由前CTO钱晨决定,因此锤子的UI设计更多的体现了老罗的审美趣味。但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永远是靠机制、靠团队向前推动。

因此,当2016年6月份锤子T2全线降价时,罗永浩表示:锤子今天没有卖的特别火,是我需要经常整理总结和反思的。

其实,从T1的降价到坚果的推出,罗永浩已经开始向现实低头,向投资人妥协;从天生攻击型性格,到发布会上向雷军道歉,到后来替小米说话,罗永浩已经变得更加收敛;罗永浩在告别“老罗”时称,已经受够了单打独斗,接下来将会让更多的公司团队人员走向公众。

创业不易,罗永浩一定深有体会。10月18日,锤子手机将在上海发布新品,也许就是传说中的T3。这或许是锤子最后的机会了,能不能靠T3扭转颓势,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