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创作的一首经典词作,其内容优美深邃,情感真挚动人。这首词以中秋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思念之情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下是该词的白话译文及解析:
上阕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借酒抒怀,将目光投向浩瀚星空,发出了对宇宙起源的追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进一步想象天上的仙境是否与人间一样经历岁月流转,充满神秘色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展现了诗人既向往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却又害怕孤独寂寞的心理矛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最终选择留在人间享受当下美好时光。
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出月亮移动照亮了华丽的楼阁和精致的门窗,却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忧愁。“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责怪月亮为何总是在分别之际圆满,实则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百态,说明世间万物皆有缺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诗人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带来的慰藉。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既有哲理思考,又有浓郁的情感表达,堪称千古绝唱。它不仅反映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特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团圆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