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说明方法一共有哪几种,说明方法作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1)举例。举实际例子来说明事情,把要说明的事情具体化,让读者看得懂。这种解释方法称为举例法。比如:
2、 一般认为,年纪大了,记忆力一定不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做了一个9到18岁的年轻人和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的比较,发现前者在记忆力上不如后者。这是因为成年人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很容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心理学上叫做“联想”。人的记忆是以联想为基础的。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也会相应提高。马克思在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习俄语。半年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和作家普希金、果戈理、谢德林的原著了。这得益于丰富的语言知识,能够认识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
3、 这篇文章想说明的是:年纪大的人不一定记忆力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首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并分析了原因。目前为止还可以,但是不够具体,说服力不够。所以,再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了六个月就掌握了俄语。这样内容具体,说服力增强。
4、 说明文中举例、议论文中举例的讲解方法,可以使内容具体化,增强说服力。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议论文中的例子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中的例子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5、 用事例说明事物或事物,要注意事例的代表性和事例的恰当性。
6、 (2)分类。把要解释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逐一解释。这种解释方法叫做分类。
7、 分类是理清复杂事物的重要方法。
8、 使用分类方法时,要注意分类标准。一个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避免重复。比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政治经济的等等。”这里用的标准不止一个,所以不清楚。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9、 图书馆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按照性质,有科学、文学、政治和经济等方面。
10、 这样每个分类只使用一个标准,眼睛一清二楚。
11、 有些事物的特点和本质需要分成几个点或几个方面,也属于范畴。
12、 请注意,通过使用分类方法,所列类别中不应有遗漏。
13、 (3)列数据。为了把要说明的东西具体化,还可以用列数据的方法,让读者看得懂。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必须准确,绝对不能使用不准确的数字。即使是估算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据,尽量做到近似。
14、 (4)做一个比较。说明一些抽象的或不熟悉的事物可以与具体的或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让读者通过比较获得具体生动的印象。事物的特性往往在比较中显露出来。
15、 做比较的时候,可以是相似的,也可以是异质的,事物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
16、 (5)绘制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东西解释清楚,还可以用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个单词的不足,把一些东西解释得更直接更具体。
17、 (6)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定义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叫做定义。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论述中常用的方法。
18、 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解释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强调特征,比如“人”的定义;有的强调功能,比如“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解释特点又解释作用,比如“总体规划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19、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20、 肥料是一种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21、 统筹法是安排工作进度的数学方法。
22、 工程技术学称为应用科学,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学问。
23、 不管从什么角度,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定义了,就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动物。”这个定义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人类是一种高级动物,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它们进行劳动."这就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的本质。
24、 (7)解读。从一个侧面,说明事物的一些特征。这种方法被称为诠释学。
25、 定义和解释往往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同样的表格,怎么区分?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字可以互换,这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那就是解读。
26、 比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也是一样的。“雪是一种在云中形成的固体降水”这句话不能改成“云中形成的固体降水是雪”。可以区分出前一句是定义,后一句是解释。
27、 (8)例如。利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解释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种现象称为类比。
28、 (9)模仿。为了使所要说明的对象更加生动具体,就有可能模仿外貌,这就是模仿。
29、 (10)引用信息。为了使解释的内容更加充实具体,可以引用资料来解释。引用的材料范围很广,包括经典著作、名言、公式法则、典故、谚语等。一篇说明文很少使用单一的解释方法,往往综合使用多种解释方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解释方法?一方面要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可以是灵活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采用一种解释方法还是多种解释方法,是采用这种解释方法还是那种解释方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